《墓碑文化》墓碑刻字需要注意的十件事
墓碑刻字有十大注意事项。
墓碑文化源远流长
~~~
中国的墓碑文化源远流长,光是雕刻就有很多可讲的。 本文将通过墓碑雕刻的十个详细规则,让您了解如何在墓碑上雕刻正确的铭文和格式。 内容很多,但都是墓碑雕刻必备的知识,而且充满了有用的信息。
雕刻前需要定制或购买墓碑。 本文仅研究传统墓碑上的铭文。 其他铭文如欧洲墓碑、日本墓碑、艺术墓碑、宠物墓碑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请原谅我。 概括传统墓碑雕刻文化,有十个细则。 笔者将其分为几类,内容如下:
1、注意写作。 传统墓碑有严格的书写要求。 中国是一个多语言国家,主要分为简体字和繁体字,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满文、藏文、维吾尔文等。简体字和繁体字是传统墓碑上最常用的文字。 。 两者表达的内容相同,但字形有差异。 简体字清晰明快,繁体字复杂有力。 目前,除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台湾地区墓碑上使用繁体字外,我国其他地方的墓碑大多使用简体字。 从美观和艺术性的角度来说,建议传统墓碑上刻繁体字,这样会显得更原始,有浓浓的古典艺术美感。
2.注意字体。 墓碑自古以来就与石碑文化融为一体。 我国石碑多为魏碑、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传统的墓碑也遵循这个规则。 其中行书、草书过于飘逸,有些字难以看清。 ,失去了墓碑本身的作用,慢慢被废弃。 魏碑多用于刻墓志铭。 隶书、楷书已成为墓碑主体文字最常见的字体。 现代雕刻技术十分发达,有时还采用细宋体和仿宋体在墓碑上刻日期。
3、注意雕刻的深度。 在传统墓碑文化中,墓碑铭文越深越好。 深度决定了墓碑铭文的清晰度和立体效果。 从情感上来说,墓碑铭文的深浅也蕴含着深厚的感情。 经过精心雕刻,这几个字在墓碑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每一笔都仿佛记录了一个人一生的漫长岁月,也表达了刻骨铭心的痛苦。 然而,现代人对刻字深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如果细长的文字处理得太深,只会让文字显得龟裂,不美观。 因此,文本的深度与文本的丰满程度有很大关系。 在合理范围内加深字体效果,可以营造圆润饱满的视觉效果。 因此,墓碑文字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厘米。
4、注意刻字技巧。 常见的工艺技术有3种,分别介绍:
所有手工雕刻,古人用雕刻刀,现代人用电动雕刻机,都是手工雕刻的一种。 用这种方式雕刻文字的优点非常明显:每种字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机械加工的死板,但也有缺点:会出现文字错位、大小不均匀的情况。
喷砂机雕刻,现代墓碑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金刚砂用于冲击纪念碑的表面以形成文字。 这种加工方式字体立体感强,视觉感强,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但深度精度不高,容易出现字符漏字的情况。 例如,“玉”字可能被加工成“王”字,后期需要手动修复。
雕刻机雕刻,自动雕刻机也可用于加工铭文,并可设定精确的文字深度和文字的内部结构轮廓。 它是完全定制的。 但缺点是机械雕刻痕迹太重,文字古板、突兀。
5、注意雕刻的尺寸。 刻字的大小尺寸没有严格的规定,但需要用丁兰尺测量。 定栏尺是建造殷宅必备的量具。 长38.78厘米,有十个刻度,分为“富、失、旺、死、官、义、苦、旺、害、丁”。 其中“富、旺、官、义、旺、鼎”为吉祥,“失、死、苦、害”为凶。 使用丁兰尺时,不需要测量每个字符的高度和宽度,只需测量垂直和水平。 两边,从文字开头到文字结尾的长度,如果刻度对应的长度是Ji,那么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强迫症,你可以测量每个字的高度和宽度,使其大小与丁兰尺上的幸运刻度相对应。
6、注意留白。 墓碑要求天地之间留有一寸。 雕刻墓碑时,上、下、左、右各留一寸空白。 其他部分的留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 下面详细介绍不同的空白位置。
如果有福寿的老人去世了,墓碑的出生日期和去世日期会直接放在左边,下面留一个空白,这是有福气的征兆,并不意味着不会有。一个追随他的人。
如果一个年轻人去世了,右半边的文字会几乎完全空白,这意味着后半边没有什么可写的,表达叹息和遗憾。
如果是婴儿时期就去世的人,左右两侧就会留空。
留白墓碑的艺术自古就有。 最著名的就是武则天的墓碑,上面完全是空白的。 寓意: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书写。
7、注意字体颜色。 墓碑文字的颜色一般有红、金、黑、白等。 其中,北方的合葬碑多用红色。 如果一方不被哀悼,但墓碑上刻有名字,则先刻红色的名字。 南方的红色碑文多是战士、烈士、爱国者,表达了一种我用热血推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情怀。 金色是古代帝王的颜色,象征着高贵和财富。 现代人更喜欢这种颜色。 黑色和白色是传统农村墓碑的文字颜色。 没有太多强调它们。 黑白只是为了方便识别文字。 例如白碑黑字、黑碑白字表达思念和哀悼。
8、注意文字形式。 除了简单的字体之外,现代人还注重文字形式的美感。 其中以浮雕、凹雕、镶嵌最为常见:
浮雕文字,这类文字对墓碑的表面有要求。 文字凸出墓碑表面之外,呈现立体文字效果。
上述刻字深度为2厘米的为深刻。 再说说浅深雕,就是简单地用浅线条加工文字,深度在1-2毫米左右,字体多为黑色、隶书。
镶嵌文字的方法是在墓碑上挖出文字的孔,然后使用水刀(与墓碑表面颜色不同的石材)加工相同的三维文字,最后将这些文字嵌入到挖好的孔中。洞。 这样的墓碑光滑平整,但文字显示却非常清晰。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几乎不用担心日后重新上色铭文的问题。
9、注意安排。 传统墓碑的格式排列有很强的要求。 中间文字为正文,左侧(面向墓碑右侧)为生卒年月,右侧为立碑者及立碑时间(在墓碑上)。右下角)。 墓志铭文字可以刻在墓碑后面,也可以在旁边立一块单独的石碑。
10、注意雕刻内容。 传统墓碑雕刻讲究生肖、尊称、禁忌称谓。
十二生肖决定了文本的字数。 黄道分为大黄道和小黄道。 大黄道是“旅程何时到达远方,旅程何时归来”的反复循环。 这些字的部首是“辶”,对应的数字是“1、2、5、6、8”、11、13、14、17、18……”,如此循环下去,每行的和墓碑上的文字以及所有文字的最终总和一定在这些数字之中,对应着生肖的吉祥数字,小生肖是“生、老、病、死、苦”的循环,对应着生肖的吉祥数字。铭文的数字也必须与这些数字一一对齐,大生肖和小生肖可以选择一个。或两者。
传统墓碑文化中,“贤”、“贤”、“考”、“妣”是最常见的。 “贤”是出名的意思,“贤”是先行的意思,“考”是对已故父亲的尊称,“妣”是已故母亲的意思。 尊称。 因此,墓碑上常见的铭文有“贤考”、“贤考”、“贤和”、“贤和”等,都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
墓碑上不允许直接写父母的名字,因此“禁忌”成为传统墓碑上常见的书写方式。 在父母的姓氏和名字之间加上昵称,是一种孝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