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风景区
陵墓临时广播
编辑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暂葬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慈湖。 蒋介石去世后,棺材从未下葬,只是“暂时安放在”台湾桃园县大溪镇与复兴乡交界处的慈湖。 慈湖原名“皮围”,原是一座喇叭形的人工水库,水绿山青。 过了慈湖,我们绕过一座小山,看到一座小四合院隐藏在树林里。 这里是慈湖饭店,原是蒋介石的官邸。 据说,这里也是他“反攻复国”的大本营。
距慈湖数里有后慈湖,有隧道连接两湖。 “后慈湖”实际上是一片蜿蜒的水体,常年平静,没有任何波浪。 进入后慈湖最近的路是从慈湖中正陵旁的小路走。 从慈湖陵步行到后慈湖大约需要20分钟。 过程和正常的徒步路线没什么两样,只是路过的人很少,路上也长满了青苔。 从沿途的碉堡、石墙岗哨、防空洞里,都能闻到昔日紧张的气氛。
陵墓后面还有几条秘密通道。 在小灯泡昏暗的灯光下,它们有一丝神秘。 不过,这些密道都被铁网包围着,根本无法轻易看到全貌。 上坡数百米后,地势就像一座向下延伸的小山。 此时,可以看到“后慈湖”的水池和附近星罗棋布的办公楼。 桃园县政府放置了许多历史资料作为展览馆。 有幸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历史的苍凉。
夕阳下的慈湖
陵园门口的红色蒋介石坐像
卧室溯源广播
编辑
慈湖附近,有一座海拔300多米的死火山,名叫草岭山。 是桃园县唯一的火山遗址。 这里有山有水,是20世纪60年代初被蒋介石发现的。 据报道,蒋介石对这里感兴趣并不是为了在死后“安眠”,而是想把这里变成“总统府”的战时疏散办公室。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陆遭受自然灾害,与前苏联的关系也出现破裂。 蒋介石认为这是“反攻大陆”的绝佳机会。 他考虑到一旦战争爆发,位于台北市中心的“总统府”目标太大,很容易受到攻击,所以他打算在台北附近为“总统府”寻找一个战时疏散办事处。 正巧,台湾名门望族林本源家族有意向当局捐赠一块土地。 这片土地位于桃园县大溪镇,是林氏家族的发祥地。
1959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四合院,名为“洞口饭店”,建筑面积1628平方米。 1961年,蒋介石在这里考察,发现这里山清水秀,与他的家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的景色非常相似。 他想家了,决定把这里变成“总统府”。 次年,蒋介石在“洞口饭店”上题写“慈湖”二字,以表达对母亲王采玉的怀念,感谢母亲的关爱。 此后,“洞口宾馆”更名为“慈湖宾馆”,“辟尾”地名也改为慈湖。
当时,蒋介石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反攻大陆”,但他心里其实很清楚,大陆已经不可能再“反攻”了,这也意味着他再也无法回到家乡了。奉化溪口,所以他经常在“慈湖宾馆”住一段时间。 抚慰思乡之情。 据说,蒋介石每次来慈湖,都会谈论奉化和溪口。
侍卫守卫蒋公灵柩
灵堂前举行卫兵换岗仪式
江陵门口的守卫
陵墓式广播
编辑
陵墓正门前有一条狭长的道路。 路中央有一尊蒋介石坐像。 正殿的墙上挂着蒋介石的肖像。 壁炉上有鲜花和烛台。 两侧分别是国民党旗和“中华民国”旗。 面前是一口铜制棺材,放置在黑色花岗岩上,上面覆盖着蓝天白日。 棺材前有一个由黄色雏菊制成的十字架,标志着蒋介石的基督徒身份。 这里原本是蒋介石的会客室,并不宽敞。 棺材安放好后,显得非常狭窄。 蒋介石的遗言中并没有包括对他去世的安排。 蒋经国、宋美龄按照蒋介石的日常遗愿,“将灵柩暂时安置在桃园慈湖”。
陵墓正殿十分庄严,蒋介石肖像两侧悬挂着国民党旗帜。 正殿东侧,是蒋介石生前居住的卧室,一切布局仍保持原样。 书房的墙上挂着宋美龄的画,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蒋介石用红铅笔写的四个字:“能屈能伸”。 大殿西侧有一间房间,专门陈列蒋介石获得的各种勋章和勋章。
由于陵墓是为战时紧急情况而建,占地面积较小,空间有限。 如果你在陵墓周围走走,经常会发现长满青苔的废弃碉堡、水泥办公室、秘密隧道,甚至还有被秘密碉堡包围的厕所。 经过桃园县政府多年的积极规划与建设,慈湖风景已成为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黑色花岗岩上放置的铜棺材
慈湖蒋灵雕像花园
生命终结广播
编辑
蒋介石没想到,“慈湖饭店”建成短短几年,他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1969年8月,蒋介石乘坐的汽车在阳明山被少将的汽车撞翻。 蒋介石的胸口受到重创,心脏明显增大。 从此,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心脏病也越来越严重。
1975年3月,宋美龄请美国医生为蒋介石进行肺穿刺手术。 蒋介石肺部抽出大量脓液。 蒋介石高烧不退,心脏多次停止跳动。 3月26日,蒋介石病情危重,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才挽救了他的生命。 蒋介石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口授遗嘱,指示他死后,将其灵柩暂置于慈湖,葬于中山陵旁。南京紫金山麓。
当年4月5日清明节期间,蒋介石突然患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当年4月16日,蒋介石下葬。 当天下午,在“慈湖宾馆”举行安葬仪式。 此后,“慈湖宾馆”更名为“慈湖陵”。
蒋介石病逝后,遗体被防腐处理。 按照奉化的惯例,下葬前,蒋经国亲自为父亲打扮,穿了7条裤子和7件内衣,其中包括一件长袍和马褂。 身体被丝棉包裹得严严实实。
无所不能的北伐军总司令
里面有数百尊蒋介石雕像
(图片:慈湖夕阳西下[2]、慈湖蒋介石陵[3]、陵园门口的红色蒋介石坐像[4]、陵园前的卫兵换岗仪式灵堂[5],蒋介石灵柩的守卫[6],蒋陵墓门口的守卫[7],北伐军总司令[8],数百名蒋介石雕像[9]、黑色花岗岩上的铜棺[10]、慈湖雕像园蒋介石陵[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