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的明代梅花十二册,精美绝伦,堪称山珍海味!
李流芳
(1575~1629)
名常衡,别号毛哉。 名昙源、向海、保安,后号神玉居士、保安道人。 生于歙县(今安徽省),居嘉定(今上海市)。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孝廉而受到嘉奖。 他为人正直,诗风清新自然,是文学作品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魏忠贤建祠堂,没有去那里祭拜。 他告诉人们:“礼拜是暂时的事,如果不礼拜,那就是永恒的事了。” 与楼健、程家遂等人并称为“嘉定四君子”。 善画山水,喜乌镇、黄公望。 他已经到了宋元时期。 素描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方。 吴伟业称他为“画中九友”之一。 工书,承苏轼风格,篆刻精良,与何雪玉齐名。 着有《潭源集》、《西湖卧游图跋》等。
李流芳精美梅花专辑
李流芳梅花十二册之一,绢本册页30×22cm
此梅花册为明末清初旧框。 它是丝绸上的墨水,状况良好。 它共有十二片叶子,每片叶子长30厘米,宽22厘米。 折枝梅花十二幅,自题《何中峰大师梅花诗》十二幅。 其中一枚藏品印章上有朱文“古清斋建藏”,另两枚长方形印章铭文模糊,难以辨认。
本册行文古朴淡雅,疏密有序,枝条挺拔,错落有致,枝蕊布局清晰,疏密适宜,层次分明,构图清新; 用墨淡雅淡雅,花朵绽放,渐次绽放。 ,花蕾显得清新淡雅,充满生机; 笔力有力,笔划正确。 虽然没有色彩,却能清晰地描绘出梅花微笑的姿态。 既表达了梅花的神韵,又衬托了梅花的高雅。 造型典雅,体现了画家高贵而孤独的思想感情。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第二册丝绸册页30×22厘米
文人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情趣,崇尚水墨写意,在技法上精益求精。 李流芳的这本梅花册,只画了“野梅”,没有画“官梅”。 野生梅花的枝条笔直挺拔,不像官方梅花的人造枝条过于扭曲粗俗。 正如第十回的同名诗所言:“水边林间有一种神气,可惜今日无友,故以路人身份遇见你。高高的松树,竹应为伴,乐书无拘无束,我们也知道成败皆由天定,何必迎送春天呢?”李流芳画中的梅花,正是他个人的体现。精神世界。
这本梅花册创作于明万历嘉年十二月,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李流芳四十岁时,正是风华正茂、精力充沛的时候。 那是创作的巅峰时期。 程度可见一斑。
文本/工资单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3号丝绸册页30×22cm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第四册丝绸册页30×22厘米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5号丝绸册页30×22cm
李流芳绢本梅花十二册六册30×22厘米
李流芳 绢本十二梅花册七 30×22cm
李流芳 绢本十二梅花册八 30×22cm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九丝册页30×22cm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十页丝绸册页30×22cm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十一页丝绸册页30×22厘米
李流芳十二梅花册-十二页丝绸册页30×22c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